凤阳嘉邑,中国名村。淳朴乡情,风熏四季;丘陵地貌,绿染三春。乘帝王之御气,发农改之初音。万象开怀,堪天公之馈赠;千秋载德,乃沈浩之精神。花谢花开,何止乡村振兴之标范;人来人往,更当干群培训之黉门

忆彼岁月,泣涕涟连。泥墙雨倒,茅草风掀。衣不蔽体,灶不生烟。背花鼓而逃荒,飘零四海;挎竹篮而要饭,流落天边。恨五谷之萎靡,难掩酸泪;巴一朝之温饱,渴慕新天。呼啸寒风,七八年隆冬之月;鲜红手印,大包干勇创人先。死生不顾,风险一肩。分粮到户,包产到田。乐而耕耘,犁春波于雨后;勤于稼穑,喜秋获于田间。身得以温饱,心别之苦艰。遂而风荡神州,争走承包之路;政行华夏,勇揭历史新篇。

于是秉大包干之精神,以快节奏而前进。出入无路,分小段于各家;耕读有序,寄深情于信任。为效益,购买农机;举拳头,磨砺锋刃。一路前行,几番起奋。经撤区并乡,历划转融混。跻身行政大村,隶属小溪河镇。及至沈浩任职,二次腾晋。集中土地,引进资源;调解争端,化解矛盾。建纪念馆,拔节后昆;办旅游节,待人诚信。房屋高标规划,解民之忧;党建狠抓落实,顺时而润。发展乡村经济,壮大集体额份。推广种养技术,擘画蓝图;解决销售难题,驰骋干劲。至诚奉献,白天黑夜无分;大胆作为,万语千言难尽。吃年饭于村里,独守青灯;弃家庭于不顾,孤抱凉枕。其情炽炽,存乎一颗忠心;其迹韶韶,见乎三次手印

观今日之小岗,村庄模范,改革先锋。四十余年发展,一百多项殊荣。大型群雕,再现当年之抉择;实物展览,更呈追梦之过程。展馆五分,万里题名。当年农家,纪旧时之场景;文化广场,现今日之欢腾。沈浩精神,如明灯之高挂;农民节日,看士气之飞升。向田园要效益,以福祉递民生。老木新林,饰环境之清雅;层楼高阁,鉴居住之恢弘。碧草铺于公园,鸣啼带绿;朗声现之庠序,师长如朋。少女裙衣,不逊云霞之绮丽;老人脚步,尚带健儿之雄风。农品琳琅,村民含笑而配送;风情悠古,生活和乐而熙融。贫穷不再,福祉紧从。暮上楼头,喜聆晚籁之入耳;夜行户外,更觉浩气之盈胸。傅彩摛文,难抒小村之大美;骋怀纵臆,再扬嘉邑之高崇。诗曰:

当年手印震神州,愿把此身付壮酬。

决然一按风潮起,织锦云天花满楼。

注释:

【1】黉门:黉hóng,古代称学校。这里指小岗村是全国干群培训基地。

【2】三次手印:之沈浩在小岗村挂职期间,村民们曾三次按下鲜红的手印,送到安徽省委组织部、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继续干。最后一次是请求将沈浩同志骨灰安葬在小岗村公墓。

【3】庠序:学校。

作者简介:王庆绪  安徽淮南人,已发表作品百余万字,作品多次被报刊转载或出版社收录,近年在全国各地征文大赛中已多次获奖。